目录
非遗研究
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调查研究郭珊敏;1-2
反思作为文化符号与景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刘小莉;3-4
非物质文化遗产敦煌彩塑制作技艺传承人口述史研究的方法与意义夏艳萍;5-6群文论坛
文化馆公共文化少儿美术普及与版画创意教学初探王娟;7-8
加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浅析——以深圳市宝安区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为例陈金燕;9-10
浅谈线上文化的优势和局限张赛;11-12
群众文化舞蹈的创作与编导研究廖伦彬;13-14
乡村振兴视角下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策略研究徐新洲;郑伟;15-16
凝聚乡愁记忆 彰显闽南特色——“闽南曲艺汇”活动品牌的建设吴淑梅;17-18
公共文化发展中心职能发展及与文化馆关系王丽华;19-20
乡镇群众文化活动开展过程中的新思路探索童丹;21-22文艺评论
从《被偷走的孩子》看叶芝早期的象征主义手法官凤娥;赵海萍;23-24
卡夫卡《审判》中的死亡焦虑李建坤;25-26
老子重身贵生思想的现实意义赵玉玲;27-28
《檀香刑》戏剧元素的叙事功能研究罗嘉敏;29-30
论聂华苓小说中生命的漂泊王奕然;31-32
新时期贵州侗族作家群原生态叙事研究陈洋;33-35+74
被扼杀的女性主义萌芽——解读《胎记》乔琪安娜之死的深层意蕴邹晓雨子;36-37
从《君九龄》看网络言情小说女性主义观念的发展张艳婷;38-39
《昭明文选》与《唐文粹》比较研究现状李志恒;王大恒;40-41民族民间文化研究
浅谈德江县桶井乡土家族傩“过关”仪式向杰;42-43文博论坛
文旅融合视角下的博物馆讲解员研究进展及启示郑治伟;邹子臻;44-47美术与设计
平面公益广告的形式优化研究许文瑶;48-49
浅析陆机《平复帖》技法特征及其对后世书法的影响王建民;50-51
王沂东油画作品中的沂蒙图像研究毕敬虎;杜海涛;52-53
郑州古八景的虚拟再现孙婧雅;54-55
中文字体设计在公益海报中的运用洪阳;56-57
禅宗美学在民宿室内设计中的应用——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分析视角苏童;58-59+144
康复辅具的情感化设计策略研究李怡;杨旸;于涛;60-61
中国国画元素在包装设计中的运用——以花鸟画元素为例吴梦婧;吴婕;62-63
士大夫的精神美感在当代中国家居产品设计中的运用王昊远;64-65
从油画本土化谈中国元素“塔”在油画创作中的运用刘习宁;66-67
对 “版画媒介”的认知路凯;68-69
广西壮族服饰元素在舞台服饰设计中的运用余泽龙;70-71
基于情感体验的农耕文化创意产品设计黄晶;72-74
木刻版画的形式与时代精神研究——从“新兴木刻”与“延安木刻”的类比中论述木刻版画的艺术精神余曼;75-76
浅析当代中国女性艺术家植物题材绘画顾安娜;77-78
浅析李渔工艺美学思想在现代书籍设计中的启示陈珍珍;79-80
浅析设计素描与艺术设计的关系岳萱民;81-82
博物馆临时展览内容空间设计研究——以苏州博物馆《画屏:传统与未来》展览为例郭艺;83-84
工业4.0背景下首饰设计方式的改变唐一苇;85-86
公共艺术与城市形象设计的共生性研究——以地铁空间为例王超;87-88
关于岭南服饰文化中潮汕福佬服饰文化的探究王丹圆;89-90
汽车为什么越来越“圆”罗骞;91-92
“网红带货”下个人品牌的塑造翟育慧;93-94
朝鲜族民间美术资源的传承与发展崔硕文;95-96
基于快递袋生命周期的可持续设计研究侯洁茹;牛岁清;周睿卿;97-98
山海关古城人居环境活力再生策略研究高昊;99-100
水族墓葬石雕艺术探析李舒扬;101-102
寻找“美女”之美——在翡翠设计创作过程中关于美的点滴思考张宇飞;103-104
适老化的假牙清洁器创新设计研究杨丹妮;105-106音乐理论
让每片羽毛作响——德国战车乐队的音乐表达冯晨迪;107-108
论中国民间音乐的文化产品特性王列;钱超;109-110舞蹈研究
浅谈生活对于舞蹈创作的重要性冯盈霖;111-112
中国古典舞“剑舞”中的对立美学吴丹;113-114
中央芭蕾舞团《黄河》跨文化传播交响化认同谢晓曼;115-116
舞蹈生态学视阈下的非遗舞蹈“沧州落子”少儿校园传承研究樊君;117-118舞台艺术
情理交融中的明暗魅惑——试论话剧《雷雨》的语言趣味李佳;119-120
放风筝,放出一本簇新的奇传——论《风筝误》的“新”与“奇”王诏;121-122影视传媒
浅析互联网背景下的广告心理效应王浩;123-124
传统文化面临的新困境及其传播的切入点李奇;125-126
浅论《中国医生》里的中国美学意蕴王雯杰;127-128
凝聚战“疫”合力-发挥电视广告的宣传教育引导余洪;秦洁;129-130
从“受众”到“用户”——媒体融合发展从转变观念开始郭峥;131-132语言与写作研究
本体隐喻理论视角下的《庄子》隐喻英译分析唐嘉俐;133-134
交际场合中日语「~になる」的使用研究梁晶;135-136
《唐人街探案2》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研究周晶晶;曹钦琦;137-138
从语境顺应论角度解析苹果广告语的汉译李想;李凤萍;139-141
汉语“大/小”的隐喻映射及其英语对应式研究王新瑞;罗思明;142-144
基于认知翻译假设的英语动物习语隐喻翻译鲍心怡;毛智慧;145-146
汉语垂直空间的时间映射及其英语对应王薇薇;罗思明;147-149
目的论视角下电影《百鸟朝凤》字幕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周婷婷;150-151
试论俄语网络用语的使用及特征焦敏;孙涛;152-153
顺应论交际语境视角下化妆品名称翻译策略分析胡含芳;李凤萍;154-155
《致云雀》汉译对比向洋;156-157文化教育
以SLOs为导向的高校音乐学专业课程实践研究刘阳琼;158-159
“互联网+”时代外语教学创新研究——以基础日语为例段海虹;160-161
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传统美育的思考刘亚斌;162-163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在高校钢琴教学中应用的研究曾果果;164-165
民族师范院校校训的内涵及价值追求马婷婷;166-167
一带一路背景下高校俄语口译教学优化路径研究孙涛;焦敏;168-169
数字化背景下美育工作的困境探析马畅;170-171
初中舞蹈美育“三维一体”教学模式研究初探张月龙;172-173
地方高职院校制度体系的建设与实践——以娄底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李文莲;174-175
高校在线教学运行效果研究综述刘素姣;176-177+194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内涵探析胡慧;178-179
享乐主义对大学生思想的负面影响及应对策略和凤;180-181
音乐微格课程与传统课堂的深度融合邢方君;182-183
地方高校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面临的困境与对策刍议——以河北省高校为例冯亚;184-185
跨文化视域下中文歌曲在留学生《中国概况》课程中的应用郭晔丹;186-187
高等院校艺术专业花鼓灯舞蹈特色课程构建研究王波;188-189
高校音乐实验室的管理与优化袁飞;190-191
红色音乐资源融入艺术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路径探析于竞游;192-194
中职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李世超;195-196
浅谈创造性思维在音乐剧表演与教学中的运用王思静;197-198
探析儿童古筝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汤少芬;199-200
“互联网+”时代气象影视人才培养策略高明珍;刘怡珂;201-202
初中英语优质课阅读教学读后活动调查研究马思敏;203-204
中职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探讨黄绍娟;205-206
探索课程思政在动画专业课程中的融入刘志强;207-209
外语专业中的显性文化教学研究李淑君;210-211
网红与大学生价值观培育间的冲突与消解对策张甲田;212-213
创意写作在艺术类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中的实践研究王飞;214-215
“合作学习”在大学生冰雪赛事中的应用模式研究赵光泽;李鑫力;216-217文化综合
浅析美国中餐文化赵笑一;218-219
江苏历史文化景观遗产构成与保护研究杨俊;220-222
浅析当下球鞋文化本质及其对国内青年的影响李雨豪;223-224+209
盐城市红色文化传承现状的调查李晓荣;225-226
数字经济背景下的浙江“诗路”品牌建设与地方资源开发宋眉;李炜城;227-228
张旺平作品赏析张旺平;2
杨晓东 摄影作品《民勤压沙组照》杨晓东;229
田映霞作品:《洗尽铅华》——轻奢民宿软装设计田映霞;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