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非遗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敦煌彩塑制作技艺在当代视域下的传承研究夏艳萍;1-2
浅谈宿松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现状冯吟梅;3-4
浅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夏金凤;5-7
非遗“游旱龙”的社会功能探析江松龙;8-9+12
浅谈多媒体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的发展蔡佳欣;10-12群文论坛
关于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思考陈金燕;13-14
简析乡村广场舞的文化传播功能许莉;15-16
江苏省文化馆微信公众号建设初探蒋君卉;17-18
浅议公益性美术馆参与社区文化建设李锦;19-20文艺评论
解析《今昔物语》中“狐”的形象宣美君;林燕;21-22
论《儒林外史》中的儒家思想及其代表人物曹颖利;23-24
浅析中岛敦《悟净出世》主人公荒诞思想产生的原因杜秋雨;25-26
从《与山巨源绝交书》看魏晋风度李锦澍;27-28
从边缘走向中心:《羞耻》中的女性形象刘清花;29-30
论周作人文学价值论的变与不变张雨婷;31-33
马克思文艺理论与中国当代文艺相结合的研究应用杨毳;34-35
《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村上春树的生命奥秘钟康睿;36-37
从宋词看宋人休闲娱乐生活张文戈;38-39
姓甚名谁:身份象征与女性写作张艺莹;40-41
川端文学中美的设定——以《雪国》和《伊豆的舞女》为中心吴怡宁;42-43
论网络玄幻小说对终极意义的追寻李卫华;44-45
试析《放学后》女性的心理特征——以宫坂惠美、杉田惠子为例郑姮;林燕;46-47民族民间文化研究
苗族多声部情歌的文化生态与演唱特点研究王丹;48-49
刍论“天津皇会”的研究现状魏天慈;50-51
乡间传统村落文化资源开发活化的整体性研究王楚鑫;李建华;52-53+131文博论坛
城阳城出土铜编钟的现状分析与保护探讨吴既;54-55
浅谈如何运用新媒体强化博物馆宣传工作陈述侃;56-57美术与设计
城市更新视角下的青砖湖公园改造设计熊含蓓;58-59
集装箱建筑室内设计研究徐旻培;李至惟;60-61
从谚语中祥瑞动物的形象看中日文化差异——以“龙”为例高伊莎;林燕;62-63
儿童房设计浅析邵卓峰;毛靓;64-65
论龙泉青瓷艺术文化与中国手工艺文化高建茜;罗二平;郭燕沫;66-67
重工业旧址空间的再生改造设计研究边哲;尉晓彤;68-69
展示设计中的舞美意识张梦迪;70-71
浅析“天井”在现代建筑空间设计中的运用万锴知;72-73
四川成都元素在环境设计中的应用陈莉聪;张琪;74-75
商业展示设计中的色彩运用研究陈曲;76-77
仇英《竹院品古图》读解韦惠欢;78-79
传统美术色彩对现代平面设计传达效果的影响杨斌洁;80-81
沙漠景观的美学特征研究——以宁夏沙坡头为例胡洁;82-83
横山大观“新日本画”思想张世伟;84-85
基于智力障碍人群特征的产品设计研究钱可微;谢学婷;86-87
全媒体视域下图书出版物与文创衍生品的开发设计变革余陈亮;88-89
中国古典装饰元素在室内设计中的设计之美王振;90-91
科技之美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技术与艺术修养的共生孙梣娴;92-93
浅析当代水墨画中新朦胧主义的发展蔡晓宇;94-95
探析董希文新中国初期油画作品中的土地与劳动者形象李路路;96-97
血缘与地缘在中国当代书籍设计中的表现田蕾;98-99
凉山彝族装饰图案设计美学分析李清振;100-101音乐理论
亨德尔歌剧《凯撒大帝》中重唱特征诠释陈雪芬;102-103
论美声唱法与民族声乐艺术的融合发展何莎莎;104-105
帕里斯特里那《小鹿清泉》分析秦纪元;106-107
慢速练习在古筝学习中的重要性及路径探究汤少芬;108-109舞蹈研究
对舞蹈编创中音乐的重要性及其影响的研究王丹妮;110-111
浅谈朝鲜族舞蹈的韵律差异雷雅蘭;112-113
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传承规律及其发展趋势研究叶红秋;114-115
对面部表情在舞蹈表演中的重要性及运用的分析沈俊;116-117影视传媒
《南方车站的聚会》宣发策略研究侯文煜榕;118-119
浅论现代性语境下人的情感疏离与精神渴求——以《野草莓》为例乔凯;120-122
浅析新媒体对新闻传播的影响与意义何中生;123-124
《南方车站的聚会》,用善良意志观照现实生活李越;125-126
独特的劝服方式——论影视广告中童话题材的运用李惠妃;127-128
“生命之哀”——日本美学体系的电影化表达——以小津安二郎电影为例姜彦维;129-131语言与写作研究
对外汉语教材“都”各句型的考察分析——以《发展汉语(第二版)》综合课和《博雅汉语》综合课为例郭静;132-133
人工智能写作下创作主体的再思考李晓鸽;134-135
谓词“甚是”的形成研究罗美君;136-137
博物馆文物解说词中文化负载词的日译研究王楠;徐芳芳;138-139
归化异化视角下《全唐诗》中列锦的英译研究陈晓懿;余笑;140-141
交际翻译理论视角下云南少数民族文化景观外宣翻译研究孟容静;142-143
目的论视角下电影字幕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以《哪吒之魔童降世》为例李欣霈;周小文;144-145
日语学习中媒介语作为内部言语的使用研究周成;林燕;146-147图书馆论坛
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微书评工作探析周兵;张健;谭军;黄明秀;148-149文化教育
“双高计划”背景下留学生人才培养困境与策略吴美兰;150-151
“图像识读”素养下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研究周欣怡;152-153
音乐教育专业自弹自唱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以丽江师专为例田雪婷;154-155
抖音APP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探究孙岩;156-157
广告策划课程教学改革分析查霞;王天星;张昀浩;158-159
基于本科生科研导师和思政辅导员协同的“科研育人”体系实践探索王琳;朱大明;李雨健;160-161
课程思政背景下的少数民族大学预科分层式教学探索李小丹;严非男;162-163
产品设计专业设计心理学课程教学模式和方法研究苏悦;164-165
地方高校音乐多维教学体系建构管窥——基于对襄阳本土音乐的调查赖媛圆;166-167
对近年来高校公共艺术课堂教学研究的分析与反思蒋娜;168-169
基于MOOC的远程开放教育外语教学模式研究舒晓杨;170-171
基于五星教学法的混合式课程建设——以服装流行分析与预测为例刘丽娴;康瑜;向忠;胡旭东;172-173
论传统陶瓷捏塑在雕塑课程中的应用马璐瑶;174-175
设计类专业工作室建设和考评机制探究林海燕;176-177
文化自信视角下大学英语育人功能探析幸郁芊;178-179
五行人格视域下高校食型音乐生培养对策探究代佳;180-181
艺术院校《应用文写作》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苗希婷;182-183
音乐课堂导入的艺术与技术初探——基于师范生培养的视角文佳;胡碧瑜;184-185
影视动画课程群慕课与翻转课堂的教学浅析林小入;186-187
优秀来华预科留学生学习汉语有效策略质性研究王婷;188-189
“双线”混合教育模式下高校空乘专业《形体训练》课程教学改革研究焦于歌;190-191
高校二胡教学中家国情怀的培养——以《三门峡畅想曲》为例刘源源;192-193
论高安采茶戏融入高专院校教学的价值与途径桂欣;194-195
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语文中的魅力再现研究潘华;196-197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王菊梅;张超一;198-199
传统地域文化融入艺术(音乐)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价值意义与实施方案——以山西大学音乐学院为例曹琳;200-201
基于“金课”理念,提高“文档处理与信息检索”课程应用成效张永;李建林;李维勇;202-203
基于易班平台的高职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陈锦全;204-205
江南文化导入高职产品艺术设计核心课程体系研究——以《产品造型设计基础》为例张世炜;206-207
新时期音乐合唱教学的改革策略刘芳菁;208-209
推进中国音乐实践,弘扬民族文化自信——《中国音乐鉴赏》教学中的课程思政石莹;210-211文化综合
北魏碑志文字讹用与正定初探谭延祯;王立松;212-213
动漫IP与文旅产业的融合研究余洪;214-215
文化的力量之源——一种历史唯物主义的解读于竞游;216-218
西北农耕工具之编制工具研究柳真;219-220
从字的外形分析楷书《褚遂良圣教序》的结构特点王永斌;221-224
宜春“红色文化”资源的研究与应用刘嘉妮;225-226
人参文化神秘之源揭秘郝静;227-228
何华美术作品何华;2+235
“决胜全面小康 决战脱贫攻坚”——河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群众文艺云上展演活动纪实刘珂辛;229-232
马旗作品马旗;233
田磊作品田磊;234
甘春霞:静物结构素描图组甘春霞;236